不久前,从事大车运输工作的刁先生通过快手直播看到二手轮胎在搞活动,于是他和商家利用微信交易购买了大牌轮胎。
但收到货发现货不对板,本想凑合用却发现轮胎严重鼓包,想退货让商家承担运费时,商家始终不答应,最后只能举报到市监局。刁先生买轮胎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,费时又费力,还没用上轮胎。
作为轮胎行业媒体,我们已报道过数起类似网购轮胎翻车案例,但车主们依然“前赴后继”得上当受骗。目前正值电商促销双11期间,很多“优惠、促销”迷人眼,我们提醒各位车主一定要谨慎选择轮胎产品。
9月8日,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《零距离》栏目报道,曹先生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条卖轮胎的短视频,看到这个地方的轮胎价格非常便宜,以为是自己“捡漏”了。
联系对方后,商家说希望加微信联系,曹先生在微信上支付了600元定金后,对方多日未发货,曹先生催促多次后对方终于发来订单号,曹先生也支付了1900元尾款。
但收到货后,曹先生发现“绝大多数都是报废的轮胎,就稍微补了一下”,根本没办法使用,他找商家理论时,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全被对方删除拉黑了。最后曹先生“钱货两空”,只能吃个哑巴亏。
而在今年7月,华商报刚报道类似案例。车主李先生想买的轮胎品牌每条报价1300元左右,他觉得太贵了,便于6月28日,在二手交易买卖平台某鱼上花2700元买了4条同款轮胎。
商家介绍,这款轮胎“是拆车件,只跑了2000~3000公里,无任何损伤”,李先生便在平台上支付200元定金。收到货时,李先生简单看了下就支付了2500元尾款。随后自己检查轮胎,发现4条轮胎均有大量的破损,“并且轮胎上的日期是进行过翻新的,与商家描述的严重不符。”
通过总结上面几起案例,能够正常的看到这些上当的车主都是抱着“便宜买好货、捡漏”的心理,在商家的虚假宣传下,掉入不法商家们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1、平台监管难以监管到每个商家:电子商务平台上网店众多,平台无法监管到每户商家、每款产品,这就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。一直以来,电子商务平台都是“假机油、假轮胎”的重灾区。
尽管电子商务平台在打击假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,但售假行为仍然难以完全杜绝。而且,即使平台监管流程完善,这些不法商家还会引诱消费的人在微信、线下交易,骗术总是防不胜防。
2、车主总是想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轮胎:上面这些案例中,是由于车主嫌正品轮胎“太贵”,故而选择略有瑕疵的拆车件,但收到货后,却发现“微瑕”的轮胎几乎是“全瑕”。
不法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“价格敏感”这一点,以低价为诱饵吸引消费的人购买假冒伪劣轮胎。
轮胎是车辆与公路的唯一接触点,在高速行驶下,如果轮胎质量不过关,很容易危及性命。
先前,乌兰察布一男子(王某),从网上购买了一副汽车轮胎,安装新轮胎后不到半年,在路上行驶时,前轮突然爆胎,引发了交通事故,致使其14岁女儿的右眼永远失去了光明,留下终生遗憾。
作为消费者,我们肯定要提高警惕,不能被低价所迷惑,挑选出正规网店购买质量放心可靠的轮胎,这样才能够减少上当受骗!
若想确保万无一失,也可到线下实体店去购买轮胎,这样做才能够仔仔细细地观察轮胎产品,即使遇到假货,也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”。
同时,我们也要学会辨别轮胎的真伪和优劣,确保自己的行车安全。毕竟轮胎安全涉及到车主的人身安全,马虎不得!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转正后月薪21000,年终奖90000,可带薪旅游,公积金8000,餐费800,要经常加班,这样的岗位你会接受吗?
当年直播香港回归的4位主持人:2人去世,1人落魄,1人退休......
外媒:以高官称,以色列将摧毁叙利亚全境重型战略武器,在未来几天持续进行空袭
114-106!库里30+8,爱德华兹27分,勇士逆转终结森林狼4连胜
科技一周大事(12 月 2 日-8日):苹果自研 5G 基带有望明年登场
华为FreeBuds Pro 3获推鸿蒙HarmonyOS 5.0.0.232,优化空间音频
拜雅推出DT 1770/1990 PRO MKII 旗舰监听耳机,4899 元